电子报

科普|无痕破茧:超声之眼下的囊肿硬化术

湖南法治报触屏版 · 理论
发布时间:2025-09-11 | 点击量:5766

曾几何时,体内悄然滋生的“水泡”——囊肿,令多少人辗转难安。肝、肾、卵巢等脏器囊肿看似小疾,一旦膨胀或感染,便如暗礁潜伏,威胁健康之舟。身为介入超声医师,我愿带领大家走进微创治疗的前沿,看超声引导如何以无痕术终结囊肿之患。

囊肿的本质,是脏器内悄然膨出的水袋,囊壁裹挟着澄澈的积液沉睡于体内。一旦尺寸突破临界(如肝肾囊肿大于5厘米,浅表囊肿逾2厘米),或伴随感染、压迫之痛,便不该再对其温柔以待。

定义超声引导下囊肿穿刺抽液硬化治疗是在实时超声引导下,将穿刺针刺入囊肿内(见图1),抽出囊液后注入硬化剂药物,以此破坏分泌囊液的囊壁内皮细胞,达到治疗囊肿的目的。

图1 可视化超声下穿刺针进入囊肿内部

原理:硬化剂能够破坏囊肿囊壁细胞,使其脱水、凝固、变性,产生无菌性炎症,促使囊壁塌陷、萎缩、闭合,从而缩小或消除囊肿、减轻或消除相应临床症状。

优势:

① 微创、安全、疗效好;

② 局麻、无辐射,费用低;

③ 无疤无痕、并发症少。

适应症:

① 囊肿的直径≥ 5 cm或有症状的囊肿;

② 囊肿合并出血或感染;

③ 多囊肾、多囊肝,消除大囊腔压迫,预防破裂;

④ 能够耐受治疗,有经皮穿刺路径者。

禁忌症:

① 严重基础疾病,不能耐受治疗;

② 凝血功能障碍,有出血倾向者;

③ 肝囊肿可能与胆管相通者,肾囊肿与肾盏相通者等;

④ 囊肿定性诊断不明确,不排除肿瘤囊性变者;

⑤ 无安全穿刺路径。

硬化剂

目前临床常用的硬化剂包括无水乙醇和聚桂醇,它们能够引起囊肿壁的蛋白变性及无菌性炎症反应,后期囊壁逐渐塌陷萎缩,最终缩小或消失。

并发症

一般不良反应较轻,常见者包括低热、局部疼痛,偶有恶心、头晕,但持续时间均较短,较少需要药物治疗,一般可自行恢复。

疗效评估

囊肿穿刺抽液硬化治疗后1~2个月内通常缩小不明显,甚至有增大改变,多与囊壁无菌性炎症的渗出增加有关。通常在硬化术后3~6个月缩小、吸收最为明显,甚至消失。

总结

超声引导下的囊肿穿刺抽液硬化治疗具有穿刺准确、微创安全、并发症少、疗效确切且能反复治疗的特点,适用于体积较大(>5cm)或引起症状的囊肿。

针尖下的毫米级进退,是对生命最深的敬畏;每一毫升硬化剂的精准注入,皆是医学智慧与人文温度的完美交融。在超声的无影灯塔指引下,我们为每一位患者筑起的,是通往安康的隐形桥梁,让健康回归于无痕的安然秩序之中。

目前我院超声影像科介入团队成熟开展的项目包括:

1、多脏器超声造影;

2、实时超声引导各组织、脏器穿刺活检:如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(FNA)术,肝脏、胆系、胰腺、肾脏、脾脏、前列腺、腹膜后肿瘤、腹壁、肺的外周型肿块以及各种浅表器官和淋巴结等穿刺活检术;

3、超声引导置管引流:如复杂胸、腹腔积液、心包积液置管术,经皮经肝胆道置管引流术(PTCD),经皮经肝胆囊置管引流术,颈静脉、股静脉置管术,经皮脾静脉置管术等;

4、实时超声引导下肌骨超声诊疗;

5、肝、肾、妇科、甲状腺等部位的囊肿穿刺抽液硬化治疗等。

6、超声引导下肿瘤微波消融术等。

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影像科 庹菲、王月爱  

责编:杜巧巧

一审:杜巧巧

二审:伏志勇

三审:万朝晖

来源:湖南法治报